内地十一个省十三家媒体,3月1日发表共同社论,呼吁废除1958年颁布实施至今的《户口登记条例》。这一强音引起内外广泛关注。
户口制度源于保甲制度,在中国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其目的及作用是,有序地管理全国的人口,以及征收税赋,制定国家发展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从1951年起开始实施户口登记制度,目的与历朝历代相似。开始时在城市实行,其后推广到农村。
实行「控制」问题太多
为了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1958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户口登记条例》,从此把全国分为「二元社会」。国家资源主要用于城市建设,以加快工业化(工业主要设于城市);而农业要支持工业,在价格「剪刀差」体制下,以廉价的原料、劳动力、市场,支持工业发展,种下农业不发展、农林落后、农民贫困的「三农问题」祸根。
1958年「大跃进」失败,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使全国经济陷入困境,城市生活更加困难。1964年国务院发文件,再次强调,严禁农民迁居城市,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1966-76年的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陷入崩溃边缘。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就业及维持基本生活保障,实行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农村等一系列政策。
1977年,中央再下达文件,要求严格控制「农转非」(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目的也是控制城市人口增长。那时,农民即使与城市居民结婚,也不可以把户口迁入城市;两位都在城市工作的「双职工」夫妇,如果想迁在一起,也只能由住在大城市的一方,把户口迁到较小城市的一方。鸳鸯分两地,夫妇长期分居,在那个时代是一项世界罕见的「中国特色」。
1979年起实施「一胎化政策」,每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小孩。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通过的新宪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一胎化」成为经常性、强制性的政策。
2001年12月通过的「计划生育法」是经过二十三年的四十次修改才定稿的,此法的基本精神是提倡「少生优生」,在控制人口过量增长的前提下,放宽「一胎化」的限制。尽管如此努力控制,中国人口也已超过了十三亿,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城乡人口结构出现一些特别的变化。东南沿海及大城市由于经济发展较快,需要大量劳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由最初被指为「盲流」(盲目流动的人流)到正名为「农民工」,据最新统计,现在流入城市的农民已有近二亿人,而且,每年还有几千万农民向城市流动。他们到了城市没有正式户口,变成「二等公民」,在就业、居住、就医、子女上学等问题上,受到种种歧视。不少城市为了限制农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和社会福利,以「蓝印户口」、暂住证等措施,变相敛财。如上海制定的申请永久居民措施,条件比申请香港永久性居民资格还要苛刻。
建立户口编号制度
十三家媒体的共同社论,抨击户籍制度分割了城市和乡村,让农民工及其下一代无法解决身份认同,难获城市接纳;分割了城市的居民、无户口者无法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同等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很多城市户口成了被买卖的对象,成为有权者的寻租工具和地产商销售的工具。
共同社论指出:户籍改革有助于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均衡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看到中国经济飞速成长的同时,也要警醒经济结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户籍改革不仅利于民生,更能加速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以上所言都是十分深刻的道理,相信改革户口制度已成不可逆转之势,问题是如何改?以本人之见,不妨采取「震荡疗法」,一步到位,全部取消全国实施了半个世纪的户口登记办法,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到任何城市居住、就业、上学的权利,其福利不因迁居而丧失。
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编号制度。现在内地计算机科技已相当发展,手机号码可以有十几亿个,为何不可以每位公民拥有一个固定的身份编号?这些技术性问题不难解决,只要当政者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