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当前位置:首页 > 信豪新闻 > 

谷歌退出中国大陆谁之得失?

发布时间:2013-03-25   来源: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点击量:297

  谷歌(Google)最终选择了离开。在公开威胁退出中国两个月后,这一引发国际间持续关注和猜测的悬案,终于在3月23日凌晨以双方的互不让步而有了结果。只不过,这一外国公司与中国政府直接对抗的罕见事件所引发的争议和影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发酵。

  谷歌退出,谁之得,谁之失?

  在这场纷争中,中国政府输了道德形象,但却守住了其原则底线。对于中国政府而言,相比压倒一切的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声誉问题是可以承受的损失。毕竟,放弃前者满盘皆输,失去后者却可慢慢弥补。再者,谷歌退出事件是美国公司向中国政府发出的要挟,客观上是对中国法律制度的蔑视,加之美国方面前期频频在台湾、西藏等问题上侵犯中国核心利益,这些因素为中国政府化解谷歌退出一事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可操作空间。事实也正是如此,中国政府一面对外放软身段,表示仍欢迎外国企业参与中国互联网发展;一面对内斥责谷歌将商业问题政治化,并在3月20日通过新华社发表定调文章,称这是一场美国官方和与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谷歌,共同演出的企图改变中国社会和法律制度的闹剧。

  有舆论认为,谷歌退出表明中国营商环境恶化,使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望而却步,这着实有些杞人忧天。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实力大增、底气十足,在世界经济动荡的大环境中更被认为是全球走向复苏的希望。连美国政府亦曾作出人权问题不能阻碍中美两国在经济、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的务实表态,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更不可能牺牲巨大的商业利益,主动在美国政府都可以妥协的事务上前仆后继,甘当炮灰。因此,谷歌退出事件很可能是一个特殊案例,难以产生连锁反应。

  再看谷歌,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中国,部分断送了在世界最大互联网市场的发展前景,谷歌却捍卫了其所坚持的“普世价值”,特别是在信奉“人权高于主权”的欧美社会,更是实践了其“不作恶”的诺言。西方舆论对谷歌退出事件的报道为谷歌带来的正面效应,将比其自己投放广告更易为受众所接受、认同,谷歌在中国以外市场有望名利双收。至于中国市场,谷歌退出后将服务器转至香港,表明谷歌并不想完全放弃在华利益,且截至目前谷歌各域名网站仍处于可接入状态,使其尚可继续为中国用户提供直接服务并获利。

  对于在明里暗里支持谷歌的美国政府来讲,能够劝说中国在人民币汇率、制裁伊朗等更迫切问题上作出让步,远比动用大量资源将施压中国重新接纳谷歌作为当前对华外交中心工作来得实际。但凡谷歌事件能埋下打击中国形象、分化中国网民、制造官民分歧、撕裂中国网络防火墙的种子,都将是其额外收获。

  或打击中国搜索引擎的发展

  在中国用户方面,谷歌退出虽然会带来不便,但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使中国政府有能力进行选择性过滤,只要这一技术确可有效拦截其所划定的敏感内容而不致全面封锁谷歌,中国用户可望继续有限制地获取它的各项服务;另一方面,在谷歌尚未退出之前已在“翻墙”的中国用户,则会继续想尽办法以各种方式绕开中国网络防火墙的阻碍,接触所需信息。不过,谷歌退出对全体中国网民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潜在间接损害是,由于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竞争度下降,中国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在搜索引擎领域的进步可能受阻。

  由上可见,从各事件攸关方直接利益的角度分析,在这场较量的第一线,中国政府以放弃形象赢得对原则底线的捍卫,只要谨慎妥当应对就不会出现大的实质损失;谷歌以在一定程度上断送中国市场的前途,烘托出其道德巨人的形象,并在西方社会名利双收。在第二线上,谷歌的退出使美国有望坐收额外好处,而中国网民受到的影响亦相对有限。看来,谷歌退出并非各方皆输,是一场互有得失的较量。不过,从更深层次上以更长远眼光看,谷歌退出恐怕并非是一种最理性、最可取的行为,不值得效仿。

  首先,必须看到,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已极大促进了公民意识在中国的普及和深化。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中国非官方信息传播和表达的主要渠道。“华南虎照”、“天价香烟局长”等社会热点事件显示,中国网民和媒体采用 “就事论事”、 “打擦边球”、“批地方不批中央”、“心照不宣,点到为止”等各种巧妙方式针砭时弊,表达意见,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言论自由和网络民主,在现实允许、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约束政府行为、维护社会正义的能力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虽然中国政府不断尝试控制、引导舆论,但终究无法阻挡信息大量增加带来的民众客观认识事物能力和独立判断力的提高,政府不得不更加重视舆情民意,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调整、改变。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在政府和民众间互相磨合、妥协基础上稳步向前推进的。

  谷歌选择此时退出,或许能迎来支持者喝彩和叫好,但这种突然翻脸、硬碰硬离开中国的方式是否能给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和信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来积极变化,很值得怀疑。在某种程度上说,谷歌是以牺牲中国民众的现实和长远利益,来实现对其自己和自己价值观的“不作恶”,是图暂时痛快,逞一时之能,失长远之策的表现。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倘若彼时跨国公司都因中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与自己所信仰的普世价值不尽相同而远离中国,中国就难以在30年多间进行成功的改革开放,也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其从这一进程中一走了之、冷眼旁观,不如以一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务实、理性态度参与其中,共同做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中国社会全面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作者现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 韩铄